小调解彰显大作为,微服务传递正能量 发布时间:2025-06-27 15:06:53
在数字化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外卖、快递等新兴职业群体规模日益庞大,其合法权益的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近日,道里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快递员维权案件,以卓越的司法智慧与为民情怀,为这一群体撑起了法治“保护伞”,彰显了新时代人民法官的使命担当。
本案原告是在某平台公司上注册的网约配送员,并通过该平台公司签订协议。原告所接订单由平台发出,在原告提供配送服务后,由与平台公司存在劳务外包服务关系的公司按照相应标准对原告进行考核,向原告发放劳务报酬。在日常派送途中,原告为避让机动车,紧急操作不慎摔倒,导致骨折。经司法鉴定,其伤情构成十级伤残。这场意外不仅让快递员承受着身体的伤痛,更切断了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事件发生后,双方对赔偿责任主体及赔偿金额争议较大,矛盾一度激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争取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等合理赔偿,他将签约平台及外包公司诉至法院。这件看似普通的侵权纠纷案件背后,折射出新兴职业群体权益保障的现实困境,处理稍有不慎,不仅会影响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更可能对同类型从业者产生负面影响。
案件受理后,主审法官冯妍以“硬核抗压不宕机”的韧劲和“情系民生”的深切牵挂,有条不紊地推进案件办理。她第一时间联系原告,向其了解案件情况和实际困难,为其释法答疑。另一方面,及时联系被告,推进案件进展。考虑到原告职业的特殊性及其实际损失情况,冯妍并未简单“一判了之”,而是多次组织双方调解。本案被告企业远在外地且联系方式缺失,如何成功送达诉讼文书、保障被告应诉权利,成为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难关。新兴行业用工关系复杂,平台与外包公司之间的责任划分模糊,双方互相推诿,调解难度极大。原告急需赔偿款用于后续治疗和生活,心理负担很重。面对复杂局面,冯妍多次辗转与被告企业取得联系,并采用线上送达、邮寄送达等多种送达方式,向其成功送达了诉讼文书。经多次沟通协调,冯妍向被告企业指出逃避责任对劳动者权益的损害和对企业声誉的影响,并向其讲述快递员受伤后的艰难处境,以唤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经过不懈努力,本案终于迎来圆满结局,被告企业认识到自身责任,最终与原告达成一致赔偿意见,并主动履行了赔偿义务,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冯妍以“如我在诉”的共情力和扎实的法律功底,将矛盾化解在庭前,既维护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又为新业态就业群体减轻了诉累,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法官的担当与温度。小案件关乎大民生,道里区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枫桥经验”,继续秉持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理念,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高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为辖区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法院力量。
|